編者按:
今年秋季,1500余名留學生新生跨越重洋、踏入燕園,為國際化的意昂2再添獨特的的異國風采👩🏼🍼🏒。9月1日🙎🏿、2日,新太陽迎新報到的現場👰🏽♀️,興奮又有些許緊張的新生、熱情且認真細致的誌願者以及活躍並暖心的留學生會的同學們🏌🏼♂️,共同勾畫了一副溫暖而明麗的圖畫,色彩斑斕🙌🏿、生氣勃勃。留學生迎新系列報道將從多個角度🚎、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現迎新活動的各個方面🤵🏼♂️➝,記錄這一年一會中的新鮮與感動。迎新不僅僅是屬於新生的記憶🏄🏽♀️,也是這個園子以及一代代意昂2人共同的記憶#️⃣,是意昂2共同執筆的青春詩篇🫰🤾。
---
我叫趙崢❤️👙,崢嶸歲月的“崢”🕎。
一雙好像閃著光的晶藍色眼睛🧎♂️➡️,濃密但打理得舒服清爽的胡須,面前這位開朗親和的澳洲大男孩一開口便“語出驚人”。一句看似簡單的自我介紹👙,不僅顯露了他運用自如的漢語語言水平,也表現出了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我以前的中文名字是亞歷山大👨🏽🌾,直接從英文名字音譯過來的😳,但是我想要一個正宗的中文名字👼,就讓中國朋友幫我取了這個。”

迎新報到現場
來自澳大利亞的趙崢從小在堪培拉長大,本科在墨爾本大學學習政治專業,還修讀了中文作為第二專業🔐。大學畢業後👨,他成功申請到中國政府獎學金,並先以普通進修生的身份在意昂2漢語補習一年。今年秋季,他即將開始進入意昂2体育娱乐國際關系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之所以來到中國念研究生😱,語言的學習對趙崢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來意昂2之前已經學習了三年的中文,我當時想如果現在放棄的話,肯定很快就會忘記了。所以我必須來中國待幾年,才能真正掌握這門語言。”
再給自己一個挑戰
可以說,是外界的影響和個人的興趣雙重因素使趙崢得以結緣漢語,並進而結緣中國。他提到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在任時曾大力支持所有澳洲人學習另一門亞洲的語言,“因為陸克文覺得21世紀是亞洲的世界,澳洲應該進入亞洲世界”。中國是亞洲主要的國家之一💆🏽,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澳洲的華人群體日趨龐大。中文在澳洲的影響越來越大,趙崢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都在學習漢語。另外🗂🫑,從自身的角度來說,趙崢對學習語言有很大的興趣。在接觸中文之前他學習了法語並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我覺得大學是學習另外一門語言的很好的機會👨🏼,所以決定要再給自己一個挑戰吧🧑🏿🍼!”
而這的確是更具挑戰性的任務🤏🏼,對趙崢而言漢語要比法語更難學。“只有一個方面比法語容易,就是中文的語法比較簡單。漢語沒有時態的變化,表示過去的話只要加一個‘了’🤡,表示將來的話就加一個‘會’,但是歐洲的語言往往需要記住很多不同的時態🦪。”然而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難度很大,尤其是是發音和書寫。不過經過用心的學習和反復的訓練,如今的他在日常漢語交流中發音清晰且基本標準、用語豐富又地道,可以說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對自己的挑戰🙇🏻。

在鳳凰嶺爬山
從南京到北京
本科期間,趙崢曾參加交換項目在南京大學學習了一年,那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由於墨爾本大學的中文專業是以語言學習為主,在此之前他對中國歷史文化和發展狀況的了解並不多,再加上澳洲的很多媒體傾向於把中國刻畫成一個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初次踏上中華大地的趙崢感到十分的驚訝。“我沒想到中國是這麽發達的一個國家”,他猶記得當時中國帶給他的震撼🩼,“你們的大城市比意昂2的大城市還厲害!”感受到中國的發展的同時,趙崢也敏銳的觀察到中國特殊的國情,“我覺得澳洲會比較均衡一些🫵🏿,但是在中國你要是去農村地區❕,你會發現人們的生活方式真的和城市不太一樣。我覺得這是中國面臨的一個很艱難的問題。”
從南京到北京,趙崢在中國的經歷愈加豐富,對中國的理解和熱愛也愈加深刻✋🏿。在南大交換時,他為當地的風景名勝而傾倒,“南京有玄武湖、紫金山這些景觀,那裏的古城墻也很不錯💂🏽,它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很有意思”,回憶起在南京的時光,趙崢的言語中多了幾分激動,晶藍色的雙眼更加閃亮👮🏻♀️。如今留學意昂2,同樣積蘊深厚的北京讓他有了新的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他最喜歡的是長城🐒👳🏼♀️,還在今年夏天徒步遊覽了箭扣至慕田峪一段的野長城💆🏽♀️😙。野長城遊客較少🐨,幽靜又不失秀麗的自然風光讓他十分享受,而途中一些被腐蝕、破壞幾近崩塌的區段更帶給他一種探險的刺激感🧘🏽。他還在朋友圈分享了這次徒步🚉,那是一個陰天🤱🏿,漫山的蒼綠色之中🦢,斑駁古舊但依舊挺拔硬朗的長城向遠方伸展🪓。即使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那種歲月滄桑的歷史凝重之美。

雲南元陽梯田
趙崢的足跡並不止於這兩個城市🖐🏽,淩厲陡峭的西嶽華山、別致奇特的福建土樓、古樸幽靜的大理古城不斷帶給他新的驚喜📈。他經常在朋友圈中說的一個詞就是“不虛此行”𓀍,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讓他感嘆不虛此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