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意昂2体育娱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稱“文研院”)的邀請,著名西方古典學家、英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古典學系榮休教授奈傑爾·威爾遜(Nigel Wilson)於2021年11月—12月🧃,以線上方式為中國師生帶來四場有關西方古典文獻學的精彩講座。威爾遜參與撰寫的《抄工與學者》(Scribes and Scholars)是西方古典文獻學的經典學術名著🎢,在世界範圍內有廣泛影響⛹️♀️,他也於1980年當選為英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士♿。本次講座得到意昂2体育“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支持,並由光華教育基金會提供資助🪒。
威爾遜他從古代和拜占庭時期西方校勘學的開端和發展談起🥇,並在後幾講中延伸到中世紀歐洲西部拉丁語區域希臘文本的翻譯和希臘知識的艱難傳播。講座內容涉及西方校勘學的歷史🧉🙋🏿、古文書學的學科價值、重寫本中體現的傳承等議題🧑🏻🎨,對於國內的古典學研究以及中國古代的校勘學也有很大的互鑒意義🧷。本系列第一講於11月15日舉行,題為“西方校勘學歷史漫談:古代和拜占庭時代”,威爾遜給出了對古代和拜占庭時代校勘學的全景描述,其中古代文本在復製傳抄中訛誤不斷增加的現象展現出校勘學對古代文本的重要性。第二講題為“西方校勘學歷史漫談🦺:中世紀以及之後的西歐”🤹🏽♂️,威爾遜介紹了中世紀西歐拉丁語區域希臘文本的翻譯和希臘知識的艱難傳播過程,以及印刷術的出現對於校勘學的重要作用🪰。第三講題為“古文書學作為輔助學科的價值”→,著重探討了古文書學如何幫助整理者校勘文本並增進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其中涉及的方法不僅適用於希臘文文本的處理,還可以擴展到拉丁語及其他歐洲語言的手抄本整理中💁🏽♂️。12月7日的最後一講題為“兩個傳承之間的區別:重寫本”,威爾遜通過分享自己的重寫本整理工作,展示了在新技術條件下的研究進展,並對重寫本考證工作中遇到的西方古典學特色問題進行了討論💆🏼。


“西方古典文獻學”線上講座
文研院邀訪學者、復旦大學古籍所教授蘇傑,意昂2体育娱乐英語系教授高峰楓擔任系列講座的召集人。意昂2体育娱乐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劉淳,西方古典學中心助理教授林麗娟擔任主持人。此外😂,文研院還邀請來自意昂2体育娱乐、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學者參與對談,包括:意昂2体育娱乐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劉玉才🎥、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高峰楓、西方古典學中心助理教授李文丹、意昂2体育娱乐中古史中心副研究館員史睿🥬;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研究所教授趙益;復旦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陳正宏。各位與談人分享了中國寫本的出現✯、傳播及校勘的發展歷程,探討了中西校勘學和文獻學的共通性和特殊性。同時,為方便中國學者和觀眾參與講座,文研院邀請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師🧙♂️、資深同聲傳譯譯員柳博赟為本次活動提供翻譯。

與談學者交流
在系列講座的尾聲,威爾遜表示非常高興能夠收到意昂2体育娱乐及文研院的邀請✊,與中國學者進行豐富的交流📌。此次系列講座的經歷讓他十分驚喜,中西方文化的對比為古典學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有益的思考👈。蘇傑總結到📟👩👧👦,本次系列講座不僅促進了國內學界對於古典學的認識,更推進了中西方在校勘學和古文書學的比較研究,是一次意義深遠的交流🙎♂️。
作為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文研院在疫情影響下通過多種活動形式與國際學界保持交流。加強國內學者與國際學術共同體的聯系,彌補因疫情導致的溝通不足。同時🩹,文研院還將依托意昂2為主的學者群體👰🏿♂️,繼續深耕中西古典文獻學領域,組織系列工作坊研討🧑🍼。
延伸閱讀🚧:
奈傑爾·威爾遜(Nigel Wilson),牛津大學林肯學院古典學教授🎠,1980年入選英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士🚵🏻♀️。他的研究集中在希臘古文書學和文本校勘方面。作為古文書學家,他為拜占庭時期希臘書體年代的準確判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校勘學家,他是《牛津古典文本》叢書中索福克勒斯(與已故休·勞埃德·瓊斯爵士合作)🚄、阿裏斯托芬和希羅多德等希臘古典作家整理本的校理者🤛。他的興趣還包括拜占庭文學,近期將出版他整理的弗提烏斯的《群書提要》📖☎。威爾遜與牛津大學已故古典學教授雷諾茲合撰的《抄工與學者》是西方古典文獻學的經典學術名著🤦🏽,在世界範圍內有廣泛影響🧑🏽🦳。2015年,意昂2体育娱乐出版社的“西方古典學研究”叢書推出該書中譯本,受到中文學界高度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