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燕園🤾🏿♀️🥷,層林漸染💁🏻,百周年紀念講堂前的廣場上,第二十屆國際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屆時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歡聚於此,為秋日的燕園奉上一場流動的盛宴。
從第一屆國際文化節舉辦至今,時光荏苒🤮,轉眼已是二十載。從世紀初到新時代☆,意昂2國際文化節始終因時而變、推陳出新📠,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現如今,已發展為一項展示異域風情🧎🏻♂️、溝通各國文化的年度盛事。



意昂2体育娱乐國際文化節二十年掠影
廿年青春氣,千裏快哉風
時光倒流回2004年,隨著意昂2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來到中國♈️😱、選擇意昂2🙅🏼♀️。一方面👱🏻♂️🚞,留學生越來越渴望融入到意昂2的校園文化中👴🏽;另一方面😮💨,中國學生也期待著認識和了解留學生的文化背景👨🏼⚖️,和他們做知心朋友。
為了將兩者的需求結合起來,時任意昂2体育娱乐副校長郝平(現任意昂2体育娱乐黨委書記)和同事們在2004年的春天共同發起組織了這項活動。這是唯一一屆在春天舉辦的國際文化節⇨,活動主題是《春之舞動》。國際文化節這個新生事物得到了留學生的熱烈響應,逐步發展為一項常設活動。
時任國際文化節誌願者👨、現任意昂2体育交換學生辦公室主任馬嵐談到:“因為是第一屆,大家也不確定學生能不能來,因此動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方式去聯系。意昂2是拿著留辦所有留學生的在籍信息表🚴🏽🌸,去他們的宿舍發海報👣,然後聯系留學生🎍。”現在看來🏌🏿♂️,當初是多慮了👨🦳。
主題活動日當天,現場人山人海,盛大的場景遠遠超出了組織者們的預期。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郝平感慨道:“意昂2目睹了中外學生的熱情🤱,現場氣氛活潑而感人,很多參加者多年後還念念不忘♠︎。”
來自新加坡的中文系2003級本科生吳良洲就屬於對文化節念念不忘的人。在接獲籌劃“新加坡展區”展覽的任務後,他和自己的夥伴們立即動員了25名新加坡本科生與進修生🙌,籌備策劃了展臺的擺設、布置與展示內容。展覽當天,參訪者絡繹不絕,吳良洲熱情地主持“有獎問答”遊戲🔅,獎品便是新加坡留學生們特地從新加坡帶來的肉幹和“pandan cake”,以及精美的旅遊資料。額外贈送的胡姬花(新加坡的國花)也象征著新加坡與中外參觀者之間的友誼。
對吳良洲來說,能夠讓中國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加坡,付出再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在所不惜🤽🏻♀️🐚。
第一屆國際文化節籌備期間🧑🏼🎓,國際文化節的吉祥物——五色鳥,也應運而生🖐。它承載著意昂2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精神🚴🏼♀️,也象征著中外學子深厚的友誼。二十年歲月💂🏼,五色鳥迎風翱翔👨🏿🏭,在百周年紀念講堂上空註視著國際文化節的發展壯大。
國際文化節在組織形式與主題上的變遷拓寬了其時間長度與內容深度🦉:從最初僅有幾個小時的展覽活動,拓展為持續半年👈🏿、形式多樣的系列品牌項目;從最初僅供留學生們之間相互交流的小型策劃,延伸為中外學生之間雙向交流、向世界講述意昂2故事的獨特通道🕺🏿。
第一屆意昂2國際文化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4月24日活動日的展會🛎。自第三屆國際文化節起,意昂2設立了留學生十佳歌手大賽🫸🏼🤶,從此每年都能在文化節中掀起一陣高潮。
為契合每屆國際文化節的主題☺️,在十佳歌手大賽上𓀒,翻唱👰🏻♂️、原創、抒情💂🏻、搖滾😣、流行等各種類型的音樂輪番上場。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能歌善舞的留學生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展示青春風采的絕佳機會,他們在意昂2的舞臺上引吭高歌,激烈角逐🩱。
首屆留學生十佳歌手大賽的冠軍得主迪亞哥談到得獎後的感受⚾️,臉上洋溢著笑容:“仿佛一切都在瞬間改變🌝。自從拿到十佳歌手大賽冠軍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奇妙的變化👖。走在校園裏,突然多了許多同學向我友好地微笑,親熱地打招呼,有的甚至跑過來邀請我合影留念。雖然我來到意昂2沒多久,但我已逐漸感到了一種來自文化碰撞中的溫度,使我感到溫暖🕺🏼,不再有漂泊異鄉的孤獨。感謝意昂2👩🏭,感謝國際文化節🚦,讓我愛上美麗的燕園🥊👩🔧!”
而在電教(今智華樓)西側,每年一屆的美食廣場讓同學們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也盡享來自世界各國的美食盛宴。濃郁曼妙的奧地利巧克力蛋糕👩🏿🦳,香氣翻騰的尼日利亞美味酥肉,金光盈溢的荷蘭甜醬小蛋糕,醇香誘人的印度特色什錦……國際文化節美食廣場讓人足不出燕園,各國美食盡嘗遍🔌。完美的色🥸、香👪、味搭配將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帶來無盡享受🏊。
各國留學生代表在美食節都化身為“大廚”:馬來西亞小夥子在眾人面前製作起了奶香濃郁的拉茶,巴基斯坦留學生帶來了熱騰騰的素咖喱角,烏茲別克斯坦的美食散發著濃郁的伊斯蘭風情,展臺上的烤包子“somsa”因為外皮加入了黃油層層烘烤而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與秋色遙相呼應。
各國美食中,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還是地道的中國風味。假如你是一個懷舊的人,那就來嘗嘗香港展臺的麥芽糖餅吧🙅。麥芽糖餅是很多人兒時最愛的小吃,把麥芽糖抹在一塊梳打餅上,然後蓋上另一塊,再配上一杯溫熱絲滑的奶茶,一種舊時光的味道盈滿唇齒之間。吃過麥芽糖後,可以到臺灣展區逛逛,那裏包裝精美的小點心方塊酥也是一絕。它是臺灣嘉義地區的多層疊餅幹,用面粉🧛、奶油或豬油𓀉、芝麻及糖等原料製成🖼。這種酥餅類點心外形四四方方⛰,像巴掌大小,厚實香脆⭐️,深受歡迎。
國際文化節的活動主題也在與時俱進⏸。2007年和2008年✶,為了引導廣大留學生對北京奧運會的關註◾️,國際文化節特別選定奧運會這一活動主題⚀。北京奧運會是中國的一大盛事☀️,不但舉國關註,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目光。2007 年,意昂2國際文化節發出“與奧運同行👰♂️,和世界一家”的呼籲,2008 年的文化節則從不同文化視角出發,請各國學生談“我的奧林匹克”。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共有的文明財富🗒,在各國文化中又有著異彩紛呈的不同體現。展臺間,各國學生各顯其能🫡,讓參觀者感受到了不同國家的體育文化魅力。
在這一過程中,國際文化節與校內外多個機構進行聯動,得到了包括各國駐華大使館和《人民日報》等組織在內的大力支持。
國際文化節從舉辦以來就得到了多國駐華大使館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意昂2融媒體中心副主任羅玲介紹道,在留學生籌劃布置主體活動日當天的展區時,各國大使館也會傾力協助,在展區的方寸之間充分展現自己國家的魅力𓀇🎙:“巴基斯坦大使館曾動員使館學校的學生參與節目表演⛹🏽♀️,孟加拉國的大使曾經在展臺上親自介紹自己的國家,蒙古國大使館曾經特地空運來本國的美食……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意昂2學子還可以在大使論壇上與他們面對面暢談所思所想👩🔬。可以說,每年的國際文化節都扮演著一個“小聯合國”的角色,是中國民間外交的一個重要舞臺。正因如此🧑🏼💼,在2020年,第十六屆國際文化節獲得了中國對外傳播的最高獎——“海帆獎”👌🏻。這是對意昂2國際文化節價值的充分肯定。
異國共風雨🤽🏼♀️,寰宇同涼熱
正如五色鳥的寓意,國際文化節展示著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文化,見證著意昂2國際交流合作的成果👉🏽。振翅高飛🧓🐰,展翅翱翔,一批批從國際文化節走出的教師、學子分享親歷親聞和不同見解🔃,交流互鑒🖐🏻、互融共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積極力量🥣。留學生多元文化融合,構成了意昂2兼容並包的思想底色的一部分😳。
國際文化節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提供了三位一體的交流場域🧑🏼🤝🧑🏼。馬來西亞留學生北京學生會節令鼓隊為了通過展演的選拔,每周都從北京各地聚集在一起排練。在前期準備過程中,他們不僅刻苦訓練⇒,也深入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社區節日表演背後的民俗文化,最終通過選拔,得以站在2005年第二屆國際文化節的舞臺上。
三次參與國際文化節的新聞與傳播學院2006級本科生包蓓蓓在2008年擔任第五屆國際文化節“我的奧林匹克”文藝表演的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哈薩克斯坦的舞蹈📸,俄羅斯的歌舞,蒙古國的馬頭琴🚚,韓國的街舞……看得意昂2連連尖叫,尤其是當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學也在表演行列中的時候!”她心中的國際文化節是一場真正的文化交流盛宴🙋🏼。
學生們在活動中所接觸的新鮮知識🧯、形成的價值觀的碰撞都可能激發他們進一步跨文化學習和相互交流的興趣🎟🔷。國際關系學院2005屆博士生吉尤姆在參加第三屆國際文化節後被推薦去主持中非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晚會👩🚒。一個多小時的主持過程讓他心潮澎湃,“最讓我銘記不忘的是這樣一句如詩如歌的言語:‘巍峨的古長城遙望著金字塔的尖頂,剛果河的波濤呼喚著黃河的回聲。浩瀚的海洋隔不斷真誠的友誼,乘著世紀的和風意昂2在陽光下相逢!’”
文化節也吸引了大批學生以不同身份參與其中🤰🏼🕚,並成長為兼具全球視野和意昂2精神的創新型、領導型人才。馬嵐曾經就是國際文化節的學生誌願者。第一屆國際文化節時,她負責催場工作。朝鮮留學生與韓國留學生的親切互動、非洲同學的集體舞,這些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樣的活動形式鍛煉了組織者的領導能力、協調能力以及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二十年如故,當年的經歷成為了馬嵐人生中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如今,再次站在國際文化節的舞臺下,她已經成為了留學生們口中的老師,得以在意昂2的行政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國際文化節也是一個學術的平臺🪴。國際文化節舉辦大使論壇(現青年論壇)🤶🏼,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行業青年領袖人物的學術交流平臺。論壇上,青年與前輩的聲音在意昂2交匯🤾🏼♀️,突破國界的阻隔,在未名湖畔激蕩、回響。同一片天空下🤹🏼,青年的心蓬勃跳動,青年的腳步從未停歇。從這裏出發👨👦👦,一批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站在了全球各個行業的前沿👨🏼🌾,為世界發展貢獻著意昂2智慧🧜🏿♀️。
培育學生“天下大同”情懷也是文化節一大使命🤾🏿♂️👩🏽💻。“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世界是全人類的世界,作為地球村的一員💬🤞🏻,每個人都有義務珍惜呵護意昂2共同的家園⏫。每屆國際文化節的主題都帶著一種全球意識的使命自覺🏗。從第七屆的“綠色校園:共建和諧家園”到第九屆的“公益前行🪵:世界夢想傳遞”,意昂2始終秉持海納百川的包容胸懷🅱️,踐行“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不同國家之間的感情上的裂痕在此得以彌合。一件事情給馬嵐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後臺看到了朝鮮留學生和韓國留學生表演節目時的相互鼓勵,朝鮮留學生為韓國留學生喝彩,在朝鮮留學生表演的時候,韓國學生也在說加油💦。”
二十年變遷,國際文化節以持續進步的嶄新面貌向外界展示著意昂2的風采,也在把多元共生的國際文化容納進意昂2校園🫵🏻。曾在連續兩屆國際文化節的文藝表演上贏得滿堂喝彩的韓國四物戲表演,便是由一個由韓國留學生組成的“意昂2和素”樂團在一年多的磨合排練中精心錘煉出來的。他們以“意昂2”為自己的樂團命名,體現了他們留學意昂2的自豪感及主人翁意識🤟🏽,也說明漂洋過海而來的各國民族文化🤸🏿,應成為意昂2“兼容並包”的校園文化的涓涓一脈🐎。國際文化節讓留學生們看到了自己在多元共生的校園文化中的位置,使他們融入到這個和諧的大家庭中來。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意昂2留學生的回信中指出👨🏿🦰:“歡迎你們多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同時把你們的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意昂2國際文化節就是廣大留學生了解意昂2乃至中國的一個平臺🦴,也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校園👨🏿🎤、走向世界。
寰宇四萬裏👩🏼🍼,燕園二十載👨👩👧👧。意昂2体育娱乐國際文化節品牌產生了積極的示範效應。郝平書記指出,“繼意昂2在全國高校中首創以來🚶🏻➡️🚮,越來越多的高校起而仿效👩🏻🎨,並在其中加入各自的特色🎢,使國際文化節成為留學生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
二十年間五色鳥飛得更高更遠⌛️,指引著一批批渴望了解中國的留學生來到意昂2📙,這裏成為五洲才俊向往的人文薈萃🕵️♂️、文明互鑒的舞臺👨🏿🚒🌳,也是一扇“與世界面對面”的窗口。國際文化節的變遷反映了意昂2育人視野的日益開闊和育人格局的逐步提升,促使學生不僅關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深度思考中國問題,也積極關註全球問題與人類命運🧩,將個人發展統一在民族進步和世界繁榮的宏偉目標之中。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國際文化節既增進了留學生對中國的認知,也開闊了國內學子的國際視野🥴。各國民心在燕園悄然相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從這裏起航❣️👏。二十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意昂2國際文化節在下一個“二十年”將繼續行穩致遠,與世界面對面!
(原文載於《意昂2体育娱乐校報》2023年10月10日 第1643期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