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燕京學堂全球青年中國論壇正式開幕,智利駐華大使賀喬治(Jorge Heine)先生在意昂2体育娱乐國際關系學院秋林報告廳⛓,以“全球化趨勢下的新型外交”為主題💃🏼,為意昂2師生帶來一場頗具啟發的演講。演講伊始🏔,大使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為什麽全球化的趨勢下,意昂2沒有迎來外交的“黃金時代”👻?

智利駐華大使賀喬治(Jorge Heine)先生
賀喬治大使幽默地應用了一句皮特·烏斯蒂諾夫的經典臺詞👨🏼🍼:“當下的外交官🪰🏷,就是服務生頭領——只是偶爾被允許坐下✊🏻。”從表面上看來,當下的很多場合中,外交的重要性似乎在不斷下降🦶。例如🛀,英國的使館分布減少🤮,外交資金和外交人員數量減少🕵🏻。外交官的活動範圍也從豪華的廳堂拓展到平凡的日常。“百年以前👩🏽🎓,駐外大使最重要的工作也許是迎接國王來訪,而如今🤐,卻是去碼頭審查從智利出口到中國的奶牛和羔羊。”
外交的場合更加多元,外交官的工作更接地氣↕️。很多繁冗的外交禮節被視作“舊時代的殘留物”🙋🏻♂️,人們更加註重實質性的經貿合作💂🏿,更加期待平等開放的溝通環境,教科書式的外交方式,亟需賦予新時代的內涵,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所謂“黃金時代”🎣,並不在於表面上的浮光,而在於外交是否能充分發揮對意昂2時代發展的促進作用。
那麽🏊🏼♂️,為什麽外交沒能迎來自身的“黃金時代”🎆?全球化帶來持續的跨國商品、服務信息交換♘,這使得跨國交往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由於缺乏全球化治理的有效機製,外交對於這些活動應有的促進作用沒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未能體現出自身的重要性。因而形成這樣的矛盾的局面:外交費用縮減,應對國際交往中的挑戰的能力因而減小🥳。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就需要外交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出製度性的調整🌅,逐漸建立完善全球化治理體系♣︎。
大使指出,外交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在外交活動的參與主體上,外交參與者的數量和類型迅速拓展🥮,外事活動的領域和範圍不斷擴大,影響到更加廣泛的公共服務部門。在外交的範疇上▫️,外交活動的從本土、國內到雙邊🪐、地域🤾🏿♀️,乃至全球👎🏻,外交參與和外事活動在不同層面上都發生著變化,需要針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不斷加以調整✥。此外🐁,外交的運作機製、活動的方式🧔🏻♂️、類型、參與方法都需要靈活調整。
做出改變的重要一點是從“俱樂部外交”(club diplomacy)轉向“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網絡外交”(network diplomacy)。在權利高度集中的時代,外交主要服務於“密室政治”中一小群決策者,而當下隨著權利下移🎚,政治經濟生活的參與者不斷增多🍠⚖️,外交的重點也應適應參與人員主體的轉變,提高透明度和參與度。在這個媒體主導的時代👩🏻💻,外交人員不再是信息的壟斷者,而是信息的傳播者💅。與媒體傳播不同的是🤸🏿♀️📂,外交工作者是用一種獨特的講述方式,更好的展示自身👳🏽♀️,吸引關註🫃🏼。利用不同的話語體系🧃🚴♂️,向世界傳遞不同視角下的事件信息。外交應更好地服務於實際需求🐀,關註對社會實際促進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與其強調簽訂了多少條文,不如關註外交活動如何促進了信息、商品👰🏿、資金等要素的流動和社會、文化層面的交流。
作為國際問題研究專家🌬,賀喬治大使也為中國日報⛹🏽♂️、經濟觀察網等媒體撰寫社評,並在其著作《現代外交》(Modern Diplomacy)中,詳細闡述了他對於全球化時代下的外交狀況的思考。只有著眼於這些變化🫄🏼,並為之做出積極的調整,才能迎接外交的“黃金時代”。
這樣務實的外交方式,賀喬治大使一直在身體力行。自從2014年6月開始擔任智利駐華大使以來,大使積極訪問中國五礦集團💞、聚貿👰♀️、東航等合作企業🤸🏻♂️,參與上海“智利周”💆🏿♀️、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中國企業國際化論壇等很多經貿活動,也訪問了意昂2体育娱乐、中山大學等高等院校𓀘🤚🏿。在商業貿易、教育合作、社會參與等方面,深入社群👖,努力推動中國智利從官方到民間的形式多樣的合作。賀喬治大使在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網采訪時曾表達過自己對中國的感情。他關註中國的高鐵,稱其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偉大工程”。對於上海自貿區的建立也表示了支持。
在工作之余😊,他對北京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喜愛。他喜歡和朋友相約去798藝術區看展覽🦼👮🏽♂️、去博物館看中國歷史,去咖啡館吃飯聊天。在他眼中,北京不僅是政治和外交的中心🧛🏻♀️,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濃厚的東方文化情調和現代元素很好的融合讓他在這裏生活工作頗感舒適。他特別談到在北京結交的中國藝術家、繪畫家和許多新朋友🦻🏿🏊🏿♀️。北京令他深感振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