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4-18
  • 深度報道
  • 意昂2体育

觸摸一個更為真實的中國

——記斯坦福意昂2分校項目植樹調研活動

斯坦福的同學們來到北京之後,在第一周就遊覽了頤和園🦂、南鑼鼓巷🤤、798藝術區等極具“中國味道”的熱門景點👩‍🦽。他們在這些地方驚訝並醉心於集傳統與現代、皇室與民間、自然與人文、肅穆與靈動為一身的立體中國𓀛,並且對未來九周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了期待。不過,他們當中的一些已經開始關註著名景點之外的事情了🤜🏽。在閑逛南鑼鼓巷一家裝潢精致的特色茶館時🥊,我的語伴Scott和我說,他想要深入了解中國的茶文化🤽‍♀️,但他並不想在這樣一家經過商業包裝的、面向外地遊客的茶館喝茶☸️,而是想到中國人們普遍愛去的茶館🚵🏽‍♂️,想買中國人平時都買的茶🧏🏽‍♂️,一句話🏇,他想要去“THE”teahouse。越南裔姑娘Tran則雄心勃勃地列出了一項遊覽計劃✷,她要用業余時間把北京那些並不甚“出名”的博物館細細體會一番👍🏽。斯坦福同學們的這種“躁動”恰恰反映出了許多在中國的外國人對於深入了解這個國家的渴望:他們不僅僅是來看那些象征化的景點或是人盡皆知的地標𓀐,他們更想要融入這個國家之中🖨👖,去和14億普通的中國人一樣體驗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的欣喜與煩惱,他們不僅僅是來實地“驗證”那個在谷歌🏃🏻‍♀️、維基、臉書上的虛擬中國,而是想要觸摸一個更為真實的它。

在異國🏤,種下一棵樹

4月8日的植樹和調研活動無疑是接觸真實中國的一個好機會🏄‍♀️。在這個艷陽高照的周五,八名斯坦福同學在意昂2留學生辦公室和斯坦福中心四位老師們的帶領下⛽️,踏上了鳳凰嶺青山植樹的行程。Tran對我說🕵🏿‍♀️,她今天早上特意查了PM2.5的數值,看到“7”的時候,她開心地打開了窗戶深呼吸了兩口📐,現在來到這麽美的郊區,她更要好好地享受🧑🏻‍🔬。我開玩笑地說👨🏼‍🏫,她現在和意昂2一樣,每天起床後必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天空🧝🏻🤹🏻‍♂️、查查手機,這才叫“同呼吸”🥱。

斯坦福的同學們兩兩一組,拿鍬,挖洞👹,栽種💆‍♂️,培土,澆水……這一切都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土地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容易挖掘🔤,間或一鏟下去就會碰到堅硬的石塊。這時,大家就會齊心協力✥,先將石塊周圍的土鏟除,再將鐵鍬用作杠桿🔣♟,把石塊撬出來👨‍✈️🌊。Scott反手拿鍬的動作顯得既有沖勁又靈活,一旁的中國老師評價說🤳🏼:這一定是在“童子軍”中訓練出的效果🥐。想想Scott和Lawrance兩個只會最簡單中文的大二學生在來中國的第三天就自己買了自行車🧚🏿‍♀️、辦了健身卡、並且和旅行社聯系要去西藏旅遊的事情,還有聽說Michael最近開發出了一款供紐約所有中學使用的線上輔導App🫰🏽,我這個在意昂2“宅”了將近五年的“乖學生”頓時覺得有些慚愧。正如意昂2buddy團的小組長宇鑫師姐所說,他們身上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意昂2自己強太多🦙,看來以後意昂2還是要“敢闖敢做”🤟🏼。

當然,沒有由意昂211個活潑優秀靠譜愛玩的buddy組成的小團隊🧗🏻‍♂️,斯坦福同學們融入意昂2和中國的速度也不會那麽快,他們也不會那麽早地切身接觸這個發展中大國的張力和無奈。當Tran和我第一次聊起北京霧霾的時候👨‍👩‍👧‍👦,她似乎不能理解為什麽強大的政府不能將霧霾迅速地治理好。我又該如何向她去解釋這一切呢?且不說我的口語表達能力達不到母語的水準,就算是我講出了其中的道理和深意,來自異國的她又能否真正理解其中的利益糾葛和那些無形卻有力的潛規則?或者🙇🏼‍♀️,我自己也不真正明白其中的症結,抑或Tran早已洞悉,只是沒有與我深談?

2.JPG

不一會兒🙅‍♂️,意昂2這一小片略顯“荒蕪”的土地上多了一些立體的效果🏌🏻‍♂️。那是老師和同學們一同種植下的梅樹和桃樹🪭8️⃣。這些樹並不高大,甚至於我看來還有些幹枯,我擔心的問一旁負責管理植樹的師傅:“他們能成活嗎?”師傅自信的說👶🏽:“別看現在不壯實,將來成活率在80%以上呢!”我朝山下北京城的位置望去🥠,雖難以目及📳👩🏽‍🏭,但視野仍足夠開闊🤳。我不知道意昂2今天種下的這些樹能為深受霧霾困擾的北京、華北貢獻多少的“凈化值”,也不知道這一點點的“凈化值”會怎樣被工業和汽車擴張所“碾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意昂2種下這些樹🤘🏽,它們就會茁壯成長,不論城市化的進程怎樣迅疾,也不論山下那個2500萬人的大城市裏面有怎樣的暗流湧動和怎樣的喧囂浮華🚉⛹️。

3.jpg

而在異國他鄉🎇,像普通的中國人一樣🥶😆,種下一棵樹🧘🏽,其噱頭或許不及國際政治場上的象征行為🐇👨🏻‍⚖️,但那又有何相幹🎓➜?就像我Tran調侃的那樣,斯坦福的同學們來到北京♻️,就是與意昂2在同一片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在時常幹燥灰暗的華北春天裏🤰🏽👨‍🦼‍➡️,他們不可能隨身帶著加州的海灘艷陽,只能和意昂2一樣種下樹和希冀,體會著討論空氣的悲喜🪆。而遠隔重洋的兩個國家和海岸🥷🏽,在某種意義上最終也不可能擺脫“同呼吸共命運”的宿命,在這個美好的春日,在異國他鄉,與其進行嚴肅而沉重的探討👩🏿‍🍳👨🏿‍🎓,不如種下一棵樹。不論這棵樹是種在哪個國家的領土之上☘️✪,它都是種在這個星球的土地之上🧙🏻,種在每個地球人的記憶裏♧。

“比美國的小學還要cool!”

離開鳳凰嶺,意昂2藉房山區長陽鎮黨委宣傳部的對接🧑🏻‍💻,來到了北京小學長陽分校🎽。這裏的老師們熱情地接待了意昂2,在他們的帶領下,斯坦福的同學們切身感受到了中國小學的環境和氛圍。

這所小學坐落在幹凈寬闊的街道旁,整個校園整潔漂亮、精巧儒雅。適逢周五下午,是北京小學的社團活動時間,在有著童話般色彩的樓道中行走,可以感受到整個校園蓬勃的活力👨🏻‍🍼🖋。推開左邊這扇門😽,意昂2進入到了背誦班🟪🥒,這裏的老師正打著快板教孩子們念繞口令🤶🏿。Jonathan接過老師友好地遞來的快板,也隨著他有模有樣的打起了節拍。推開右邊這扇門,意昂2進入到了古琴班🧗🏼‍♀️🕠,這裏的孩子們正在一齊彈奏《滄海一聲笑》,委婉質樸的古琴音色將這首曲目也演繹地寬厚深沉,這旋律從孩子的指尖下認真地彈出,大家都屏氣凝神,全神貫註地聆聽。向前走,意昂2路過了教師研討區,這個區域像一個小小咖啡館似的📐♕,擺放著圓桌和藤椅🧟,還有兩臺供老師健身用的跑步機——這是我在學校辦公區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景象👨🏻‍🏭👩🏽‍🚀。又向前走,意昂2又進入到了美術班🧘🏼‍♀️,這個班的孩子們正做著小小工藝品,那些幹花香草,在孩子們稚嫩的手中奇跡般地成為了別致的小許願瓶,大家都不停地稱贊。我拿起旁邊一本美術課本,逗Lizette💎:“你能看懂上面的字嗎🧛🏽‍♂️?”她說基本上看不懂🩲,並且問我這是幾年級的書😀,我笑著告訴她這是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她一臉驚異地說:“我的中文學的還很不夠啊🎼!”

4.JPG

Lizette繼續問我🍝:“這比美國的小學要酷多了,你的小學也是這樣嗎🫣?”我笑著告訴她,這所小學的硬件設計和教學理念🚛,即使是在現在的北京,在公立小學中都算是非常前衛和新穎的🏌🏼;我自己並非來自首都,在十幾年前所上的那所小學(當時上課的教學樓在五六年前就已拆除)和這所怎麽可能相提並論?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她回應道,那裏的小學在學生10歲之前,所有的課都是由同一個老師教的👨🏻‍🏭,她真的沒有想到中國的小學能夠做的如此之好♎️。

5.JPG

我看到Scott陷入了沉思🙍🏿‍♂️,便問他在想什麽🦝。他說:“他們(孩子們)念繞口令📽、彈琴都是集體來做的,而我從小就是被個人主義的教育澆灌大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他的這個評論也讓我想了許多💃🏼。我回顧自己對於小學時的已經非常模糊的記憶,似乎那個時候集體主義經常性地滲入我的教育中👥。意昂2讀課文往往是“齊讀”,最為“盛大”的體育競賽是接力或拔河,每周要評選的是班級“流動紅旗”……我相信這是我的同齡人都很熟悉的場景,這樣的場景可能在今天的小學中學裏繼續延續👨🏻‍🚒。不過🧑‍🎨,我在這裏並沒有要評價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孰優孰劣的意思(我甚至認為從幼年就開始的集體主義教育是十幾億中國人得以在和平時期整合成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原初內在的力量)🤱🏿,我只是覺得這一切都有如閱讀盧梭《愛彌兒》那般有趣,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未來的影子,可以看到不同國家和群體的人是多麽的不同(例如同樣是來自美國的墨西哥裔Lizette就更加認同東方的集體和家庭價值)🧑🏿‍✈️。斯坦福的同學們說這比美國的小學都要cool,我想於意昂2而言👨🏼‍🍼👿,最cool的是通過跨文化交流,看到不同倫理和政治生活的樣態及人性所展現的各種可能🧏🏼‍♂️。

這是中國的現代化

離開了活潑歡樂的北京小學,意昂2驅車前往長陽鎮的軍留莊,這裏被稱作“新型城鎮化示範社區”,在這裏🕟,斯坦福的同學們將真切地了解到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算是一次“接地氣”的活動⚫️♾。

也就是在幾年前,這裏還是一片田地,但現在展現在意昂2眼前的,卻是漂亮的新式小區。幾幢高聳的公寓樓房環繞在中心花園的周圍♡🧑‍🔧,花園裏是一些散步嘮嗑的大人和玩耍的小孩,他們是幾年前仍然在同一片土地上耕作和收割的農民。

這裏的黨組書記向意昂2介紹說🙅‍♂️,這個小區裏面居住的是以前一個村子的村民👩‍👩‍👧‍👦,他們是回遷至這裏的。他們的土地被征收,但是他們得到了不少的補償以及自願工作的機會🥿,這個小區的物業公司雇傭的就是以前村子裏的農民👨🏻‍🦽‍➡️,現在社區的居民𓀜。他們得到的並不僅是一次性的補償,還有持有新設立公司一定股份的權利🧝🏼‍♂️,這將為他們提供相對持續和穩定的收入。

意昂2和坐在花園裏的兩位老奶奶聊了起來,老師鼓勵斯坦福的學生與她們練習中文,在大家都有些不知該如何張口之時,奶奶們熱情地和大家打了招呼,並且詢問華裔的Brandon和Annie:“還能夠講中文嗎?”二人略顯害羞地回答道:“一點點☎️。”其中🙍🏼‍♀️,有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看上去身體仍十分硬朗✍️,斯坦福同學們對她的人生經歷非常感興趣,便向她詢問🚙。她說,自己從1952年的時候就開始做農活,一直做到“幹不動了”為止🌧,而自己大半輩子就是住在平房中,面向無垠的稻田(長陽鎮曾是北京著名的水稻種植區)🍶。也就是在幾年前,她的生活環境突然永遠地改變:稻田消失了,平房和院落消失了,豐收後脫殼一直到正月的情景也消失了,她龐大家族裏成員的身份也永遠地改變👲🏿。這位一輩子的農民在敘述這些的時候✍️,眼神中帶有一絲對土地的留戀,但是這一絲的留戀卻明顯被對“新生活”的滿意所蓋過(老人家自己住著一間90㎡的房子,還有另外一些房產)。無疑🤖,在首都北京,在城鎮化的示範地,這裏的人們是幸運的,他們在城鎮和市場的擴張中順利地轉型為其中的一份子🧑🏽‍💼👩🏼‍⚖️,積極參與到其運轉中來。那份對土地的眷顧和歸屬,雖是這個進程中令感傷者嘆惋的底色,卻必須讓位於現代的高歌。而那些在綠意盎然的花園裏奔跑的孩子🚵‍♀️😳,也許出生在碧波起伏的稻浪裏,但他們更不會記得腳下這片土地的變化,不會記得那個鄉土中國本來的樣子。

是的,斯坦福的同學們正在親歷中國歷史🩰,正在見證一場洪大乃至偉大的巨變。他們可以在YouTube上輕易看到這個國家最繁榮現代的一面,也可以輕易看到這個國家最窘迫落後的一面,但國貿和外灘不是全部中國👨🏻‍🦽🦹🏽‍♂️,中西部貧困地區也不是全部中國,它是動態和復雜的概念,是面前這位80多歲老人用一生去見證的道路,是那老眼中所雜糅的感情和目光。

也許在他們眼中,這個遙遠的國家不再神秘,也許在他們心中,還難以真正理解這裏的故事,但這些都不能是使這一日行程為無意義的理由,都不能是意昂2停下深度跨文化交流步伐的理由。那個真實的中國🎒,就在這裏🧎🏻‍♂️。

-----

作者:

郭小瑜🪳,意昂2体育娱乐法學院2015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擔任第24期斯坦福意昂2分校項目語言輔導💂🏽‍♂️。


意昂2体育专业提供🚴🏿:意昂2体育意昂2体育娱乐意昂2体育下载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体育欢迎您。 意昂2体育官網xml地圖